推薦指數:★★★★
喜愛度:★★★★
「我們綁架了某人,近日將利用人質進行『實驗』。這並非開玩笑,也不是惡作劇。」
突然出現在網路上的神秘「綁架網站」,綁架了六名落魄的流浪漢。犯人捉走這些無依無靠、沒人付贖金之人的目的是──
「沒有人把我們遊民當人看待,我們也許是這個世界上最大的累贅。」
這些遊民也曾提起胸膛擁有輝煌的人生,他們也曾經享受陽光下被人正視的看待,現實的頹敗和媒體不負責任的撰寫摧毀了原該風光體面與常人無異的生活。他們高舉烈火的信仰,實施一場暢快淋漓的復仇,他們想證明身為野狗不是隨意廉價的衡量,也是值得身而為人的重視。這是一場棋與局的對決,是警方設的局可以一網打盡還是綁匪下的棋棋高一著?是遲來的正義能獲得正義還是法律的制裁能成為贏家?將綁架案以網路為舞台將罪行明目張膽地昭告天下,人質不是身價非凡的企業家也非是位高巔峰的權利者,綁匪選擇了一群毫無身價被社會不屑一顧的遊民。看似一場隨興而起的犯罪卻也是向社會進行一場人性的質問,同樣是人遊民是否也值身價數億的贖金?答案很顯然的,絕大部分的人堅決立場選擇見死不救的麻木或是隔岸觀火的沉默。
「該怎麼說呢—就是在表達繁榮背後,被遺忘的那些人的憤怒,是來自於我們這些普通民眾捨棄的人進行的報復。」
企業媒體高喊著平等主義人權至上的口號卻藏著偽善的虛假來包裝腐敗的破爛,對於被害者也只是表達口頭上的同情。無論是警方還是媒體沒有人會用相等的角度看待野狗的身價,更不在乎有多少野狗的存亡,世人在意的是玻璃櫃中高檔名貴的珍犬。這場綁架案屬於一場遊民的遊行,痛擊高層頂端迎合的惺惺作態,表達被忽視的憤懣,同時也將輿論的槍口瞄準社會的胸膛。用別出心裁的方式描寫一場犯罪的架構,用虛擬的網路世界點燃導火線的源頭,網路人心惶惶眾口鑠金的猜測推砌成一座懷疑的高塔,這場綁架案是真實的嗎?還是有意為之的惡作劇?這樣肆無忌憚的犯罪預告成功引起大眾的焦點,綁架網站成功地讓舞台的燈光聚集在這件議題上。將手中的誘餌故佈疑陣讓警方走入陷阱的圈套,便在關鍵時刻一舉收網殲滅敵方。綁匪很聰明利用社會的輿論當作籌碼操弄人心,這是一場寧可粉身碎骨也要向社會質問原罪的戰爭。
綁匪要求贖款以輿論風向實施的周密計畫,警方成立搜查本部聯合警力的地毯式搜索,各家媒體電視台和報社爭相為利益糾葛的人性拉扯,觀眾對媒體的大肆撻伐和聲討和被害人對媒體厭惡和復仇,以不同立場來詮釋案件各種角度,在偵查真相同時卻也密謀策動一場罪行,沒有身價的遊民是否也可擁有公道的正義?在極端審判同時也在拷問社會的價值觀,諷刺在高位者的冷漠也揭穿面具底下毫不掩飾的虛偽。劇情在最後的高潮給予反轉驚人的一擊,開頭讓人為之一亮,結局卻還是顯得潦草收場,遊民的話題只是掀起短暫的熱議並沒有受到深刻的省思。書中有太多登場人物關係錯綜複雜時常要翻到人物簡介才能搞懂,簡潔式的對話少了具體人物的描寫容易被角色繞暈,無法推測這句話是誰提議的又是誰附和的疑惑感,但還是很喜歡看綁匪和警方還有媒體進行一場追逐的心理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