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wThumbnail.jpg

推薦指數:★★★★

喜愛度:★★★★

「我們綁架了某人,近日將利用人質進行『實驗』。這並非開玩笑,也不是惡作劇。」

突然出現在網路上的神秘「綁架網站」,綁架了六名落魄的流浪漢。犯人捉走這些無依無靠、沒人付贖金之人的目的是──

佐野光一每天例行公事就是深夜下班滑著推特看著自己留言的推文是否得到回應,光是能得到追蹤名人簡單的回覆就能讓他感受到心滿意足的喜悅,他用著假名沉溺在網路的連結裡,在定時餐廳當店員勉強靠著微薄的薪水度日,佐野想趕快擺脫這種窮又潦倒的生活,他不斷地在關鍵字搜索投資想找到能發財一筆的機會,卻意外發現有關綁架的網站,佐野以「發現綁匪」轉貼網站的內容,本以為只是無聊惡作劇的貼文卻沒想到引起意外的迴響,推文隨著不斷被轉推,帳號的人氣日漸劇增轉眼已成了推特上熱度的榜上話題。警方和眾人起初以為只是單純無理取鬧的玩笑,隨著網站每天的更新,綁匪更公布了六名人質的照片和名字,而六名人質的身份卻無人知曉,人質真的只是偶然被襲擊的遊民嗎?綁匪想利用人質所做的實驗究竟是出於何種目的?正當媒體與警方懷疑綁架網站的真偽之時,綁匪在網站上公布了巨額的贖款,為何綁架網站要針對各家報社和電視台為勒索的對象?這真的只是一場隨心編排的騙局嗎?各家電台表明堅決的立場,警方也投入搜索的偵查之時,在澀谷的街頭發現了一顆疑似被害者的頭顱。
 
「我們是社會上最沒有價值的人。」
與其說這是一本推理小說更像是為了揭開媒體的偽善向社會復仇的正義。不惜以身命為代價也要表達社會底層被世人遺忘的痛苦與憤怒,身為遊民,就只能是被犧牲的理所當然嗎?他們難道就失去捍衛權利的正義嗎?一個人的價值似乎只能取決於對社會的奉獻、是人的喜愛、金錢上帶來的利益,沒有依託如流浪野犬的遊民就只能是無所貢獻的累贅,是舉無輕重的塵埃渺小且一文不值。有些人生活在大廈仰望繁華;也有些人寄宿在橋下守著憐憫,明明是呼吸同樣的氧氣卻有著雲泥之別,毫無存在感的遊民在世人眼中不過是無關緊要的螻蟻;不會因為踩踏為之可惜,也不會因為犧牲為之痛心。他們像是流浪狗在川流不息的世間收穫同情的目光卻得不到善意的援助。那些企業媒體總大肆宣揚行善利用公益賺取不勞而獲,卻又吝惜伸出援手;那些警方比起人質的性命更在意如何不失公信力也能維持的聲譽;那些觀眾和網友也只是抱著好奇探究的心態去關注整個事件的動向,大多數的人對這些遊民的生死不痛不癢,整個社會成為袖手旁觀的冷漠者。

「沒有人把我們遊民當人看待,我們也許是這個世界上最大的累贅。」

這些遊民也曾提起胸膛擁有輝煌的人生,他們也曾經享受陽光下被人正視的看待,現實的頹敗和媒體不負責任的撰寫摧毀了原該風光體面與常人無異的生活。他們高舉烈火的信仰,實施一場暢快淋漓的復仇,他們想證明身為野狗不是隨意廉價的衡量,也是值得身而為人的重視。這是一場棋與局的對決,是警方設的局可以一網打盡還是綁匪下的棋棋高一著?是遲來的正義能獲得正義還是法律的制裁能成為贏家?將綁架案以網路為舞台將罪行明目張膽地昭告天下,人質不是身價非凡的企業家也非是位高巔峰的權利者,綁匪選擇了一群毫無身價被社會不屑一顧的遊民。看似一場隨興而起的犯罪卻也是向社會進行一場人性的質問,同樣是人遊民是否也值身價數億的贖金?答案很顯然的,絕大部分的人堅決立場選擇見死不救的麻木或是隔岸觀火的沉默。

「該怎麼說呢—就是在表達繁榮背後,被遺忘的那些人的憤怒,是來自於我們這些普通民眾捨棄的人進行的報復。」

企業媒體高喊著平等主義人權至上的口號卻藏著偽善的虛假來包裝腐敗的破爛,對於被害者也只是表達口頭上的同情。無論是警方還是媒體沒有人會用相等的角度看待野狗的身價,更不在乎有多少野狗的存亡,世人在意的是玻璃櫃中高檔名貴的珍犬。這場綁架案屬於一場遊民的遊行,痛擊高層頂端迎合的惺惺作態,表達被忽視的憤懣,同時也將輿論的槍口瞄準社會的胸膛。用別出心裁的方式描寫一場犯罪的架構,用虛擬的網路世界點燃導火線的源頭,網路人心惶惶眾口鑠金的猜測推砌成一座懷疑的高塔,這場綁架案是真實的嗎?還是有意為之的惡作劇?這樣肆無忌憚的犯罪預告成功引起大眾的焦點,綁架網站成功地讓舞台的燈光聚集在這件議題上。將手中的誘餌故佈疑陣讓警方走入陷阱的圈套,便在關鍵時刻一舉收網殲滅敵方。綁匪很聰明利用社會的輿論當作籌碼操弄人心,這是一場寧可粉身碎骨也要向社會質問原罪的戰爭。

綁匪要求贖款以輿論風向實施的周密計畫,警方成立搜查本部聯合警力的地毯式搜索,各家媒體電視台和報社爭相為利益糾葛的人性拉扯,觀眾對媒體的大肆撻伐和聲討和被害人對媒體厭惡和復仇,以不同立場來詮釋案件各種角度,在偵查真相同時卻也密謀策動一場罪行,沒有身價的遊民是否也可擁有公道的正義?在極端審判同時也在拷問社會的價值觀,諷刺在高位者的冷漠也揭穿面具底下毫不掩飾的虛偽。劇情在最後的高潮給予反轉驚人的一擊,開頭讓人為之一亮,結局卻還是顯得潦草收場,遊民的話題只是掀起短暫的熱議並沒有受到深刻的省思。書中有太多登場人物關係錯綜複雜時常要翻到人物簡介才能搞懂,簡潔式的對話少了具體人物的描寫容易被角色繞暈,無法推測這句話是誰提議的又是誰附和的疑惑感,但還是很喜歡看綁匪和警方還有媒體進行一場追逐的心理戰。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莫忘兮 的頭像
    莫忘兮

    乘風闊

    莫忘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